
第24期活动预告 脑科学告诉你如何欣赏现代抽象画 | “艺术的维度”系列讲座
地点 伯克利 Campbell Hall 101 (请于公众平台扫码进活动群了解最新活动地点)
时间 8月18日周六晚5点 (PST) / 北京时间 8月19日周日早8点,请提前十分钟到场
主讲人 钱静
作品简介

1959年,英国科学家和小说家C.P.斯诺在剑桥大学的讲座中提出“两种文化”。它的论点是“整个西方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被名义上分成两种文化,科学与人文。科学关心宇宙的本质,人文,即文学与艺术,关注人类体验的本质。他认为,为了完善人类认知和社会进步,科学和人文这两种文化需要链接彼此之间的裂口。
现代脑科学家使用还原论(reductionsim)来关注学习与记忆的案例,勾画视觉感知的过程,而艺术家则使用还原论来关注造型、线、颜色或光,将整体的造型从赋形发展到抽象。还原论能够解释印象派和立体主义是如何诞生的,以及莫奈(Oscar-Claude Monet)、毕加索(Pablo Picasso)、库宁(Willem de Kooning)、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罗斯科(Mark Rothko), 安迪·沃荷(Andy Warhol)等艺术家的画又是为什么引人入胜。

本期演讲旨在通过《Reductionism in art and brain science》这本书简单梳理现代艺术史还原绘画的本质,走向抽象的过程,以及现代脑科学在其中的作用。探讨现代绘画艺术不同的欣赏方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联系原作者。
主讲人介绍
钱静,同济大学建筑系本科,加州伯克利大学建筑学研究生,现旧金山建筑工作,业余画画。
系列介绍
本期活动是“艺术的维度”系列的第一期活动。“艺术的维度”旨在通过一些特别的角度来分析艺术作品和历史流派的发展,提供给公众一些欣赏艺术作品的角度和方法。欢迎大家来现场讨论参与互动,也可以通过直播平台参与讨论。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