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期 论青年作家
主讲人 殷梦雅
青年作家要分两部分讲:
第一要讲清楚在文学领域什么是青年,
第二什么是作家。
何为“青年”
一开始我看到这个词,我是疑惑的,甚至觉得这个词有一定的歧义性。打一个类比,我是做科学技术相关的工作的,比如我们研究疾病,我们会定义一个疾病为青年疾病或老年疾病,这是从科学的角度找见一个强大的因果关系,疾病的机制大概率和年龄相关。但是文学是主观的交互性体验,很难像科学一样粗暴的用一刀切的形式去规划一个范畴,而“青年作家”这个词语本身会给读者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但这个印象不一定准确,因为大概率来讲,一个作家的作品,其成熟感和年龄度,与作家自己的年龄可能没什么关系。
一个具体的例子,这里有四副画,请大家按照画家作画时的年龄排个序:
我起初的猜测感想是:第一幅色彩丰富,但是技巧还不到位。第二幅作者形成了视觉具象的能力,但是相对来说无法描摹复杂的东西,所以只画了简单的图形。第三幅技术成熟,但颜色鲜艳,不像是老年时候画的。第四幅有一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当人的技术到达一定境界,就会想要甩开技术,去表达最直观的情感。
实际答案是4132。
第三幅第二幅都是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作品,第三幅是马蒂斯39岁时画的,还处于中年,当时他会花心思去描摹细节。我个人很喜欢这幅叫《红色桌子》的作品,画面干净,颜色明艳。第二幅是马蒂斯77岁,在被癌症的病痛折磨,没有力气握笔的情况下用剪纸的方式创作了这幅作品。但在看到这个作品时,感觉到的是对生命张力的探索和一种茂盛的向上的姿态,并不能看出画家处于晚年。
这里我想说明的是之前的观点,在文学艺术领域,作家创作作品,而作品诞生后,作为受众的我们因为价值观、经历、解读不同,在衡量作家年龄感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标尺。所以我们在文学领域武断地说青年作家这个词,可能会给人先入为主的歧义印象,与作品本身和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不一定是吻合的。所以我今天分享的青年作家不是由年龄来划分的,更多是对青年作家作品的综合考虑。
东北双子星
——郑执、双雪涛
他们都还算比较年轻,经历了东北工业化的浪潮,有很多工人下岗,生活被打乱,经济支付能力被打破,因此很多人的个人命运在社会变动中脱轨,在脱轨之后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也导致了不同人命运走向的不同。在两个少年眼中,这些都是非常惊奇的事情,也成为了他们日后创作源源不断的灵感。但其实这两个作者的亲身经历不同,他们的文笔和文章的立意也都有不同。这里我摘抄了两段他们一起演讲时我印象最深的话,也是他们对时代变化导致人类命运变化的理解和创作的初衷。
郑执
“地方和人终将会有消亡的时候,他们的灵魂可能会留下一种遗址,等待着人们用某种方式从命运的暗河中打捞出来,被重新结构与塑造,最后化身成一种不分高低贵贱的永恒。”
这是他在一席中说的。读下来你能感觉他是一个有悲悯心态的旁观者。
双雪涛
“他用一种方式去对抗这个世界对他的打磨,但这个世界通过另一种残酷的方式把他抹平,人生有很多种不可逆转的失去,有一种比如像生病无可救药,从知道就已经宣判了失去;另一种一直盯着前方在走,身边的人逐渐消失掉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一种更可悲的失去。”
他在一席中说的这段话,让人觉得他不是站在遥远的位置旁观,而是一个亲历者,他被迫成为浪潮中的参与者,这也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创作的文风和气质。
郑执《生吞》
郑执的生活是比较顺利的,他的父亲在下岗浪潮前主动辞职,改变人生轨道,开了一家小餐厅。当时开一个小餐馆势必要和黑社会打交道,但他的父亲不和黑社会妥协,他的坚持也使得餐馆顺利开下去了,有一段时间生意也不错。所以郑执在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处于比较优渥的环境,但他父亲强硬的父权还是给他带来了压力和影响。上了大学餐馆生意开始不好,他需要开始担心家里的生计,但当时他已经独立了,脱离了父母身边。但他最彷徨的十几岁的时候还是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没有亲身经历当时的苦难,也导致了他只能是一个旁观者。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了这本《生吞》。
这本书号称东北雪乡的白夜行。故事源于一起死亡案件,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蔓延十几年的成长救赎的故事。人物在压力下做出了离经叛道的行为,但这些行为的背后可能是无可奈何命运的悲剧。这两本书的构架相似,但两者不尽然相同。郑执想要强调悲剧的源头是时代冲击下个人的无力感。因此小说中因为工人下岗潮,一些人迫不得已做出了并不合适的人生选择,不仅毁了自己的人生,也导致后代得不到好的照顾,得不到公平的资源。后代在不公平的社会对待下,达不到应得的人生高度。所有这些事情的源头是时代变革的悲剧。白夜行中想要表现的悲剧源头是人性。从人物行为逻辑性上讲,《白夜行》是更胜一筹的,逻辑和行为可以贯穿始终。在《生吞》中,人物行为有时前后并不自洽,让人偶尔会觉得小说有些失真,有些悬浮。而从情节丰富性上看,《生吞》的情节是非常丰富的,有好几条线,表现了很多复杂的人性。
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
双雪涛是时代冲击下的受害者。他的家庭没有好的生计来源,于是搬去了沈阳一个棚户区,那里住的基本上都是下岗的工人,或者是刑满释放的人,或者是参与性交易的女人。在这种混杂的环境里长大,他和这些人太近了,他更像是一个被迫的参与者。在写小说时,他是带着你看这些事情。《平原上的摩西》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对细节的把握。所有在一开始不起眼的细节与剧情的发展都是高度相关的,没有浪费一点笔墨。打一个比方,《两杆大烟枪》这部电影在一开始有很多细节的铺垫,在观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枯燥,但在最后半小时把所有的细节串成一条线的时候,非常震撼。
再举两本有大量细节的书,一是塞林格的《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双雪涛也提过这位作家;另一本是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双雪涛也受到了海明威的影响。这些书中的大量细节可能会有很多隐喻,或者是要借助细节去表达一种细腻的和主线无关的情感。
森见登美彦《有顶天家族》
这个作家的关键词是宅男。他的主角很符合日本低欲望社会的现状。在读他的作品的时候,会觉得有趣,善良,真诚,远比胜负,复仇这些更重要。我想讲的这本书是他的《有顶天家族》。这本书设定很有趣,在日本京都有三个种族,天上是天狗,管风雨雷电,地上是人类建立了整个社会,地下是狸猫在爬行。人类不知道天狗和狸猫,但是天狗和狸猫都知道人类知道彼此。男主角是狸猫王子,而人类有吃狸猫火锅的习惯,男主的父亲在尾牙宴被人类抓起来吃掉了。吃他父亲的人类之一和男主恰巧是师兄妹,有少年情愫。男主对这个人类少女念念不忘,即使她吃了自己的父亲。这样离经叛道的设定,一开始看到可能会觉得有些震惊。如果把男主和少女看作同一种族,那这个设定就是一个有些狗血的抗争故事。但如果看作两个种族,一种食物链的关系,一个种族要吃掉另一个种族活下去,是一个不可逆的生物准则,那就很难去指责一个种族是多么卑劣。书中狸猫就觉得人类吃狸猫天经地义,那狸猫被吃掉和病死老死是等同的。这本书真正想讲的是家族内部面对巨大变革后,是如何一起走出悲剧的。我觉得第一条就是宽恕。这个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展开。这本书不想探讨阴谋论,也不想探讨如何复仇,它想探讨的是悲剧发生之后要如何一起走出悲剧。书中男主的哥哥因为觉得父亲的死和自己有关,因此日日抑郁,变成了一只青蛙。
“从井底看得到的景致有限,但能看清天空和星辰,所以可不能小看井底之蛙。我的世界虽小,但夜夜看着宇宙,可是一只有宇宙观的青蛙。像这样独自望着宇宙,头脑会清明许多,增长不少智慧。”
我觉得青蛙是一种隐喻,让我开始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很多时候我们会对别人产生评价,这个人为什么不上进,为什么有问题不去解决。在别人选择了回避的姿态去面对问题,如果这种回避没有伤害到任何人,我们有没有权力去评价,去指责?第二,在指责别人的时候,有没有可能我们一叶障目,只知道他人苦难的冰山一角,没有亲身经历去扛起冰山的重量,而当我们易地而处,去扛起冰山的重量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做的更好,可能连变成青蛙的能力都没有。
这本书虽然讲了一个玄幻的故事,但每一个物种的行为都有人性在,人本真的感情在,值得我们深思。如果你喜欢这种平平淡淡中有一些人生哲理,有淡淡哀伤,又能让人反思,那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
何为“作家”
我觉得作家只是一个头衔,一个名声,一个人能否得到这个头衔,取决于三点。第一点,作品本身。这点很重要,但这一点是不是决定性的,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时代并不一定,之后作品如何营销,如何快速抵达受众,这两点也很重要。举一个例子,张悦然这个作家和郭敬明同一时期成名,都因为参加了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得不错名次而为人所知。当时新概念作文大赛相当于媒体给获奖的人隐性地做了软性营销,获奖的人在文学期刊上发表文章,《萌芽》这本杂志也自带流量,能够帮助这些人抵达青春文学受众。我觉得以张悦然为首的冠以作家之名的人,他们赶上了好时候,营销和抵达受众渠道这两点都做得非常好,但是他们作品本身的质量和高度,就见仁见智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作家本身作品质量是很高的,但没有赶上新概念,没有好的渠道和营销。但想要施展才华,就只能选择低成本的传播方式,也就是网络。但网络上作品良莠不齐,读者看到三篇质量堪忧的作品,是否就能认为凡是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就不值一提,作品就够不上严肃文学的门槛,这些写作的人也不配作家之名。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具体的例子,这里有四个故事,有的是名家名篇,有的是网络文学,大家可以猜一下。
富家公子与名媛订婚在先,偶然结识一位出身贫寒但清纯美丽的少女, 抑制不住陷入热恋,但因为身份地位的考虑迟迟不和未婚妻摊牌。最后终于解除婚约,少女却意外去世。公子于是走访了少女成长的角落,以此缅怀故人。
女主面临着婚姻和事业的抉择,因为从事律师工作而介入了一件刑事诉讼,试图为芭蕾舞演员洗脱谋杀罪名。在走访证人过程中,不同人的记忆片段拼凑出芭蕾舞演员和死者妻子的往事,律师也在思考情感,婚姻与爱情的关系时,对案件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男主有一位深爱的初恋女友,不久又认识了活泼大胆的女二。初恋女友患有抑郁症且最终自杀。男主一度深陷痛苦与彷徨,但女二一直陪在身边,以她的乐观开朗帮男主走出阴霾,最终两人牵手。
少年因为家庭变故从大城市来到东北小镇开始高中生活,在巨大落差下一度消沉。少年同班同学默默的帮助他适应小镇生活,两人发展成恋人。但少年的成长经历让他不甘于陷在小镇,最终顺利考入理想大学回到大城市。而恋人因为离开小镇无望,感受到两人巨大的差距,在深爱之下仍然分手。
这四个作品分别是诺贝尔文学奖:奥尔罕.帕穆克 《纯真博物馆》,晋江文学城:陈之遥《记忆之莲》,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晋江文学城:巫哲《撒野》。这些书我都读过,村上春树与帕慕克都非常擅长添加细节,但我之前也说,我个人更喜欢细节和剧情推进是有相关性的,这是我对小说这一类文学作品的期待。而这两本晋江的小说,带给我的感动,并不亚于这两本名家名篇。巫哲的这篇也非常擅长刻画细节,虽然不一定表现了人性的挣扎,但读起来非常亲切,仿佛是身边会发生的爱情故事。这种亲切感带来的感动,也是我在读文学作品时非常看重的一点。
我想为网络文学正一下名。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因为缺乏营销和渠道,没有抵达到大众,但他们的文章情节也很奇巧,情感也很细腻,但因为没有营销和渠道而被冠以网络小说的名声。而相反有一些人因为能够做到这两点,虽然作品不见得有很高的高度,仍然冠着作家之名,以这样的地位一直待着。所以我建议大家读小说的时候“英雄不问出处”。
总结
最后是我的一点总结。我们为什么要读文学?我个人理解是文学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不一定是著名的,但在看镜子的时候看到了自己。在读小说的时候发现,曾经的自己也曾做过这样的事说过这样的话,可能伤害过别人。或者在读的时候看到了身边人的影子,想到曾经这个人是否也有一些难言之隐,有一些我看不见的痛苦,我在没有看到他的痛苦时过分苛责了他。看小说就是这样看镜子的过程,通过看小说,看到了自己灵魂上的尘埃,因此有意识去拍掉这些灰尘,成为一个更善良更轻盈的自我。这是我读小说的初衷和期待。所以当你打开一本小说,能读进去,能看到自己,可以改进自己或感动自己,就是小说的价值。另外读小说千万不要像皇帝的新装那样,因为一本小说盛名在外,但自己读不进去,却不表达出来,因为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没有到达理解的程度而受到别人的耻笑。于是逼着自己读,哪怕没有共鸣也要和别人一起吹捧这本小说。这不应该是我们读文学所应该抱有的心态。
活动报名
请关注七点书影公众号,在公众号首页点击本次活动群二维码,扫码加入活动群,获取最新活动消息。
无法前来的朋友可以扫码文末的喜马拉雅二维码,关注七点书影喜马拉雅账号,收听同步直播。
关于七点书影
七点书影是一个立足美国旧金山湾区的文化艺术类的非营利组织,联结热爱文学艺术的人们。我们通过分享一本书,观看一部电影,或是漫步一场展览,认识有趣的人,拓宽思想的边界。
欢迎大家关注七点书影公众号,参加我们的线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