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书影

线下+线上观影 | 96期 《 天水围的日与夜 》许鞍华

七点书影logo gif
天水围的日与夜 剧照

“要见步行步,无车票又怎去觅去路,

赤地太湿,这地球没芳草,全凭勤力上路。”

– 林夕《天水‧围城》

1.

本周六观影

本周六10-15日于太平洋时间晚7点,我们将于伯克利social science building 115以及线上放映📽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线上放映链接为:

https://berkeley.zoom.us/my/xiaowen.yuan

天水围是位于元朗北边与深圳隔河相望的一片住宅区,居民多为底层劳工,孤寡老人,和新移民。08年拍摄的《日与夜》仿佛讲述的是这里汗津津的白天,静水流深的市井烟火,你我皆可共情;而09年同系列的《夜与雾》则是幽暗的深夜,是藏着拳脚相加的危机四伏和社会秩序的扭曲,是白衬衣下面分明藏着副扎眼的黑胸罩。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但总有素履以往的人被残酷地甩下来,而许鞍华善用一体两面的缠绕,四两拨千斤地诉说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天水围的日与夜》上映之前,天水围给常人的印象就和林夕歌词里写的一样,是和数起命案相关的“围住了的血汗,围住了的跌宕”。而许鞍华导演这次把镜头潜到了这座围城里的地铁过道、超市甩卖、和平凡人的饭桌上,讲述了一幢居民楼里的两个家庭由陌生到亲近,共同度过的一个夏天,原来悲情中亦有温情。一边是与儿子张家安相依为命,在超市打工的贵姐,坦然顺命亦坚韧。另一边是女儿离去后与女婿外甥的关系疏远,年老独居的阿婆,郁郁寡欢难掩落寞。影片从一个夏日清晨开始,到一个明月夜结束,类似隔离空间、屏障视线的手法在片中被反复运用,埋下大小悬念又在最后看似不经意地被一一解开,比如少言寡语无所事事的少年是不是意味着母子关系不佳,开席吃饭的催促和打麻将的客气劲是不是暗指家族关系暗藏玄机。主角贵姐的昨日与今日,是家庭的结合与分离,亦是一整个天水围的过去与现在。

人常求明月千里共婵娟,但如有残缺破损,也是常事。

天水围的日与夜 剧照2

许鞍华于 1947 年出生于中国东北辽宁省,父亲是一名政府官员,母亲是一名日本人。1952年,全家迁往香港,住进北角最古老的公共屋村的一套公寓。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导演Alberto Barbera在2021年宣布许鞍华获得终身成就金狮奖时,称赞她能够以电影制作中罕见的敏感度和复杂度,将重要的社会主题融入到个人故事中。Barbera说:「她不仅捕捉到了这座城市的具体方面和对香港的想象,而且还把它们转换成一个普遍的视角。」她是最早在电影中加入真实居民和路人场景的香港导演之一,例如 2011 年电影《桃姐》中的深水埗老人院,和《天水围的日与夜》中的天水围购物中心。

天水围的日与夜 导演许鞍华

「归根结底,我总是回归到拍摄有关平凡人,简单而感性的电影,」她说。 

「他们的故事触动了我的心。」

预告:

2.

七点书影活动预告

七点书影“家”观影活动海报 天水围的日与夜

我们在9月初于伯克利校园举行了两场招新活动,有意愿做志愿者的朋友也欢迎通过公众号菜单报名。七点书影与专业研究者录制了关于科幻的播客,预期于下学期发布。我们的首期期刊《不栖》也即将发布,敬请期待。

3.

关于我们

七点书影是一个基于湾区的文化社区公益组织,我们通过举办各种文艺活动:主讲、观影、众读、写作坊… 认识有趣的人,拓宽思想的边界,并为热爱文学艺术的朋友建立起一个包容开放的社群。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都有被文学艺术关怀的需求。欢迎关注七点书影的微信公众号,加入我们。

文案 | Jocelyn
宣发 | Isla

Contact Us

七点书影是一个以湾区为基础的文化小区公益组织,我们透过举办各种文艺活动:主讲、观影、全民读书、写作坊……认识有趣的人,拓宽思想的边界,并为热爱文学艺术的朋友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