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书影

七点讲座 | 4月走近《洛神赋》讲座前导分享:洛神是谁?

她是才子们的精神寄托,也是文化传承的象征符号。跨越千年,她依然在诗词画卷中轻盈起舞,在戏曲舞台上衣袂飘然。

4月我们邀请到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李婧,带领我们一同走进曹植的《洛神赋》,探索洛神在历史与文化中的独特象征意义。

一、历史与文学背景:从宓妃到洛神

「洛神」原本的雏形可追溯至古代中国的河川崇拜。洛水是古代中国重要的水系之一,相传洛水之神为伏羲女儿,名曰「宓妃」,又称洛嫔,是古代水神信仰中的重要角色。

但将这一神话形象深化为一位充满人间情感与诗意气质的神女,则始于魏晋时代的大才子曹植,他的千古名篇《洛神赋》,让洛神从一位抽象的神祇,化为一位有容貌、有灵魂、有情感、有遗憾的传奇女子。

二、洛神在《洛神赋》中的形象描写

《洛神赋》描写的是作者曹植自陈遭遇洛神的奇缘,全文宛如梦境与现实交织,将洛神塑造成一位集天人之姿、仙灵之韵、才德兼备、情感深挚于一身的女子: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这段是对洛神外貌与气质的经典描绘,后世画家多根据此段创作。

洛神的形象是超凡脱俗的美丽深藏遗憾的情感交织的化身。她美得令人心折,却也是一位不能相守的梦中人——象征着才子对理想女性、对美、对爱情、对人生无法实现的寄托与追慕。

三、美学上的象征:洛神作为「理想之美」的符号

洛神的形象具备以下几个关键特质,这也解释了她为何千年不衰,成为无数文人、艺术家反复描写与致敬的对象:

1. 神人交界的暧昧性

她既是神女,又充满人间柔情。她的出现总带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朦胧之感,是凡人永远追不上的存在。

2. 难以拥有的美

曹植与洛神彼此倾心,但「道不同,不相为谋」,最终只能无声告别,象征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爱恋与无力拥有的痛楚。

3. 文化与艺术的灵感之源

她启发了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赵孟俯的书法摹写,柳如是的仿作,亦出现在明清话本、近现代舞剧与影像创作中。她不只是一位角色,而是连结诗、书、画、乐的「文化意象核心」。

洛神,到底承载着怎样的寄托?

为何千年间不断被书写、描绘、吟咏?

讲座亮点

  1.  一个洛神,百般寄托
     她是才子们的精神寄托,也是文化传承的象征符号。跨越千年,她依然在诗词画卷中轻盈起舞,在戏曲舞台上衣袂飘然。
  2. 《洛神赋》的文化影响——贯穿古及今的文化大IP
     洛神究竟承载了哪些情感?她为何能成为文学与艺术的不朽主题?

也许洛神不仅是「美的极致」,更是一种理想、哀愁与寄托的综合体,才会成会令人迷恋也令人心碎的美女吧!

这不只是文学上的发问,更是一道横跨时空、探问人心深处的永恒问题。

—4月30日,邀您共赏《洛神赋》之洛神,一探神女洛神的不可思议!


欢迎报名!

「主讲·主题」

走近《洛神赋》,洛神到底有什么寄托呢?

「主讲·开始时间」

4月30日(周三)11:00am(北京时间)

4月29日(周二)08:00pm(美西时间)

4月29日(周二) 11:00pm(美东时间)

「主讲·持续时长」

讲座时长:2小时
主讲1.5小时;讨论(答疑)30分钟

「主讲·参与地点」

线上·腾讯云会议室

「主讲·参与方式」

点击下方二维码,长按,点击页面出现的「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填写报名表~

立即扫码报名

*如有表单加载异常情况,请刷新即可


Contact Us

七点书影是一个以湾区为基础的文化小区公益组织,我们透过举办各种文艺活动:主讲、观影、全民读书、写作坊……认识有趣的人,拓宽思想的边界,并为热爱文学艺术的朋友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