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鸦片与性别的交织关系,探讨清代女性如何在家庭、社会与生活压力中,走入这场黑色旖旎的历史情境之中。
一、鸦片与女性的历史关联
在距当今已有百余年的晚清时期,鸦片与女性的关联,在当时的视觉文化和社会叙事中形成了独特的共生现象。而女性在鸦片传播过程中的参与,构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历史维度。

二、女性吸食鸦片的社会影响
彼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女性与鸦片互动模式,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一些娱乐场所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将鸦片体验与女性参与相结合,引发了舆论层面的广泛讨论,而置身其中的女性也面临更为严苛的社会审视。

三、研究中的视角问题
如今我们思考女性在历史时期的相关话题时,仍需注意的是女性自身的主体叙述较为匮乏,这导致晚清鸦片消费中的女性角色呈现更深刻的复杂性。这段交织着烟雾的历史图景,其深层的互动逻辑仍是有待深究的学术命题。

四、Q&A
(本次Q&A篇幅较长,欢迎大家在播客出来后再细细聆听,这次仅列出讲座中的提问)
Q1.之前去博物馆时,发现展示的女性的烟管好像比较小巧,但好像原来烟管是蛮长的,想问有关这个烟具的发展是怎么样呢?

Q2.鸦片最早在中国的叙事中,可能从明代就已经出现了,那么在鸦片这样一个成瘾物质出现之前,还有一些更传统的、成瘾性没这么强的一些物品,比如说烟和酒,这些物质是否在某种意义上和女性与鸦片这样的主题有所联系?
Q3.当时有没有女性利用鸦片成功谋利的或不是苦难的事情?
Q4.讲座中提到鸦片带来的家庭劳动力结构的变动,比较想知道除了讲座提到的记述中女性投身纺织业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动向?(因为纺织在传统认识里可能还是和女性的关联比较强,这种叙述是否有受到这类思维的影响(当然肯定还有现实的实然因素)。
Q5.请问当时在国际上是否也有将鸦片与性结合,对性别做区分的现象,或者说对接触鸦片的女性的攻击以及是否也有女性选择吞食鸦片自杀的情况?

Q6.想问问相比起一百多年前以男性视角为主的鸦片女性图像和想象,当代的香水广告是以女性为目标群体,您觉得这两者的内在逻辑或者产生背景会有差别吗?
Q7.今天讲到的鸦片中女性群体大多是从男性视角和记载出发,请问教授在搜集材料时,是否有女性记载关于女性鸦片吸食问题的材料,或是男性记载中提及到女性关于女性吸食鸦片的看法?
Q8.请问老师在研究过程中有没有利用和关注清代法律档案来研究关于鸦片与女性在司法犯罪社会问题的相关内容?
Q9.有没有因为女性吸食鸦片造成家庭经济压力、进而在报刊上被批评的案例?批评者有女性吗?
Q10.在贺潇老师和叶凯蒂老师在娼妓相关研究中提到了一个娼妓内部的分层,比如上层的娼妓她们就很少提供真正的性服务,她们也是文人情怀的一个象征,那鸦片在娼妓内部的使用有没有什么差异呢?还有当鸦片战争后社会上对鸦片尤其是您谈到的对女性吸食鸦片的舆论批判,这时候娼妓内部对鸦片的态度有没有变化呢?
Q11.想知道女性吸食鸦片是否有自我赋权的可能,可能有点类似刚刚提到的谋利/非苦难的问题,因为联想到西方第二波女权运动中女性吸烟来躲避家务,女性吸烟也被视为自由的象征。

Q12.当时女性精英中吸食鸦片的很少吗?
Q13. 我国六七十年代的国营农场有些会种植罂粟(如甘肃),秋天罂粟收割后,烟籽还会被食堂包糖包岀售,女性也会采罂粟花磨碎来染指甲,那么我国对待鸦片罂粟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
Q14.鸦片是烟味,香水是各种的香味。两者在图像呈现时都带有诱惑的视觉效果。那么,一香一臭?的这两种味道如何勾起欲望?与嗅觉文化有关联吗?

下次将在播客与大家分享更多内容!请大家持续关注,七点书影!敬请期待!

关于我们
·七点书影是一个基于湾区和赛博空间的文化社区公益组织
·举办各种文艺活动:主讲、观影、众读、写作坊等
·认识有趣的人并拓宽思想的边界
·为热爱文学艺术的朋友建立起一个包容开放的社群

文字 | SHIH
图片 | 网络
排版 | SH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