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主讲 系列活动 | Activities

主讲 | 第83期预告 论“ 青年作家 ”

这几年文学奖的举办和评选,让很多所谓的“青年作家”脱颖而出,渐渐走入大众视野。

每当嘉宾被贴上“青年作家”标签时,我脑中总是冒出问号,这”青年作家“的定义是什么呢:是以年龄为标准,还是会考量其作品的受众与气质?

Categories
主讲 系列活动 | Activities

主讲 | 第82期预告 火之鸟: 昭和中期文学 一瞥

二十世纪初,统称“华族”的日本旧贵族以哼歌般的轻快速度衰落了下去,直至二战结束两年后彻底被废除;牺牲封建贵族得来的天皇集权在军国主义中衰退,直至他用前所未有的几次亲声广播正式取消了自己的神格、从国民身份中剥离了神道信仰;而军国主义本身则屈服于美军的强大武力,使大日本帝国降格为了日本国。

Categories
主讲 系列活动 | Activities

主讲 | 第77期预告 写作在海外 陈谦

“我一直被归类为海外作家,这是我个人无法自主的事情。而选择用母语写作,却是我自觉的选择。以写作者的身份意识而言,我更愿意强调自己是一个中文写作者。时至今日,我在中、美两国度过的年华已近相等。由于时空的隔离,我所能把握和使用的中文,与当下中国大地上日新月异的语言已难以无缝贴合。它时而显得老套过时,令人哑然失笑;时而又过于西化繁复,似让人不知所云。

Categories
主讲 系列活动 | Activities

主讲 | 第69期预告 《 霍乱时期的爱情 》

《霍乱时期的爱情》这部光芒闪耀、令人心碎的作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马尔克斯本人也认为这部小说是他最好的作品,是发自内心的创作。它讲述了两段截然不同的爱情:忠贞的,责任的,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或是迷幻的,浪漫的,史诗一般壮阔的。

——《纽约时报》评论

Categories
主讲 系列活动 | Activities

主讲 | 第66期预告 《 革命时期的芭蕾 》:史钟麒的芭蕾人生

回忆录讲述了“革命时期的芭蕾”,也讲述了“后革命时期的芭蕾舞者”,后半部分可读性未减。样板戏的演员们,在十年结束之后何去何从?作者本人有过各种尝试,主演过现代舞、电影和电视剧,已过不惑之年赴美学习“反芭蕾”的现代舞又因现实条件而放弃,在制衣厂打工然后创业开办制衣厂却被工人告上劳工局,陷入熟人圈套在中国投资失败,在华人歌舞团从事舞蹈教学……

Categories
主讲 系列活动 | Activities

主讲 | 第63期预告 《 尤利西斯 》:詹姆斯·乔伊斯和意识流小说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被誉为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以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一天(十八个小时)为基础,描写了形形色色的人与他们丰富的内心活动。作为众人皆知的“天书”之一,《尤利西斯》无疑是晦涩的,但因为其意识流表现手法卓绝,《尤利西斯》又是喜好现代文学的朋友们不可不攀的一座高山。